第31章 章節
傳說中的聖典《呂氏商經》在佛經面前,就是一部簡陋得無以名狀的破紙。本教永遠是超越于時代的偉大商業體,它的理念、它的境界、它的經營方式永遠居泰山而小天下。偉哉,佛教!大哉,佛教!王朝可以更替、滄海可以桑田,唯有我佛門的偉業,才能千秋萬代,永世不滅!”
圓通的臉上洋溢着興奮的紅暈,擡手端起茶杯,這次他不是要送客,而是因興奮感到幹渴。一口喝幹茶水,他擱下茶杯嘆道:“許許多多塵世俗人在指摘我圓通,說我将少林當成商業來經營是胡鬧,這是多麽荒唐的指責!”說到這他擡手環指四方,“是我圓通讓少林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門人信徒遍及天下!試問有哪位高僧大德能做到我今日的輝煌?我是一位真正的聖徒,為了佛教的興盛,擔當了人世間的一切惡名和污蔑,我必将入高僧傳,我的功德足可西往靈鹫峰,得見如來!”
雲襄瞠目結舌地望着面前這不可一世的佛門高僧,只感到自己以前對于佛教的理解還是太過膚淺。沉吟良久,他澀聲問:“為了你心中的佛門偉業,你不惜與魔門結盟不說,還利用少林聖物《易筋經》和舍利子,進行你所謂的經營,以達到提升少林名望的目的嗎?”
圓通渾身微顫,眼中射出駭人的厲芒。幾年前那次成功的“請賊上門”,聞風而至的就有這千門公子。圓通不知道對方知道多少,這是他最不願讓人知道的隐秘。這秘密若是大白于天下,少林和他的聲望,必将毀于一旦!
圓通的神情變化沒有逃過雲襄的眼睛,他“敲山震虎”的一招已經達到目的。坦然迎上圓通寒芒暴閃的目光,他從容笑道:“大師熟知佛門歷史,想必也知道貴教在中原數度盛極而衰,你知道是為什麽?”
圓通眉梢一挑,沉聲道:“正要請教!”
雲襄淡淡笑道:“佛教确實是成功營銷的典範,令我也不得不佩服。能夠擊敗佛教的只有它自己,它最大的弱點在于貪婪,為求永世之福而結緣皇室,而終致無所餍足,貪求皇家之尊貴而致數度滅佛,望大師引以為戒!”
圓通心中一凜,突然就想到朝廷冊封少林一事遲遲未下,已拖延數載。難道公子襄知道少林與朝廷的關系?他心中雖有些吃驚,面上卻不動聲色:“多謝公子提醒,圓通希望能交公子這樣的朋友。”
雲襄呵呵一笑,起身道:“我對佛旨與你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少林的輝煌讓我想起了佛陀涅槃離世時所預言的末法時期。不過幸虧有六祖慧能發明頓悟,說成佛只在剎那,還說‘佛向心中求,心外無佛’。既然心外無佛,那麽泥塑的菩薩還留着做什麽呢?慧能的禪宗已經唱響了你所宣揚的佛教的挽歌。”
說完雲襄哈哈大笑,在圓通閃爍不定的目光中揚長而去,他邊走邊嘆道:“這次我來見方丈,原本還想要少林與魔門劃清界限,現在看來是不必白費力氣了。如今的少林已達到了佛即是魔、魔即時佛、佛魔合一的絕高境界,與魔門結盟倒是自然而然之事。”
圓通目送着雲襄遠去的背影,眼中陰晴不定,知道他去得遠了,圓通才突然拍手高叫:“來人!”
一個小沙彌應聲而入,圓通目視虛空淡淡道:“叫你覺能師兄前來見我。”
片刻後,一個方面大耳、質樸憨厚的漢子在小沙彌引領下進來。那漢子雖然穿着僧衣,蓄着頭發,卻又不是帶發修行的頭陀。他進門後便對圓通恭敬一拜:“覺能見過掌門方丈。”
大寺院也是一大經濟實體,與其他人總有些經濟往來,這通常不方便由和尚來做,所以大寺院總要養幾個帶發修行的居士,他們穿上僧衣就是修行者,脫下僧衣就是普通人。這主要是為了與他人生意往來的方便,這種修行者修行在其次,他們的主要指責是維持寺院的經濟運轉正常。
圓通擡手示意小沙彌退下後,用複雜的眼神打量着一臉憨笑的覺能。這是他最信賴的弟子,不過現在,卻成了他最大的心病。他打量良久,突然問:“你有多久沒回過家了?”
覺能一怔,連忙道:“出家人以寺為家,既然出了家,弟子除了少林寺,就再沒有家了。”
Advertisement
圓通擺擺手,微微嘆道:“你在為師面前,不必如此拘謹。至愛親情,豈能說放下就放下?你去收拾一下,明日一早就回去看看父母吧。”
覺能聞言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見圓通不似在開玩笑,他不禁大喜過望,“撲通”一聲拜倒在地,連連叩首道:“多謝掌門方丈!多謝師父!”說完滿面興奮,如飛而去。
待覺能走後,圓通臉上慈祥的笑容立刻隐去,神情漸漸變得冷漠蕭索。輕輕拍拍手,他對應聲進來的小沙彌淡淡道:“你替為師傳話下去,就說這幾天我要閉關修煉,任何人不得打攪。寺中一切事務,暫時由圓泰師弟掌管。”
小沙彌退下後,圓通立刻去了寺後的靜室。那裏是他專用的閉關修煉之所,在他閉關修煉期間,任何人也不能去打攪。
小沙彌剛離開方丈的禪房,就見有人在跟自己打招呼:“永善!你急匆匆這是要去哪裏?”
小沙彌定睛一看,認得是少林俗家弟子羅毅。羅毅在少林輩分雖高,不過一向與衆僧親善,所以小沙彌常常忘了他師叔的身份。見他動問,小沙彌腳步不停地匆匆答道:“掌門方丈又要閉關修煉了,我得趕緊去通知圓泰師叔,讓他暫時接替方丈管理少林。”
羅毅目送着小沙彌遠去的背影,眼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一套羅漢拳尚未練完,他便收勢停手,與幾個一同練功的武僧道了個別,就匆匆離寺而去。
卻說圓通進了閉關的靜室後,立刻脫去袈裟,然後從隐秘處拿出一個包裹。裏面是夜行服、假發等雜物,他仔細穿戴起來,片刻後就成了一個黑巾蒙面的夜行人。盤膝在靜室中坐下,他靜等着天黑。
聽到外面傳來掌燈的鐘聲,圓通撬開靜室內一塊青石磚,露出個黑黢黢的深洞。靜室依山而建,有暗道直通山後。圓通每有隐秘行動,總是借閉關從這裏悄悄潛到後山。閉關期間靜室外有護法弟子守衛,所以沒人能夠闖入靜室。
沒過多久,一身夜行服的圓通就從後山岩洞中悄然閃出。他記得覺能的家離嵩山不遠,天亮前必定能趕到。覺能是他的心腹弟子,也是幾年前在他閉關期間,将他送到北京的弟子。因為這個,他不得不将之滅口,甚至不敢假手旁人。若是幾年前的那樁事被人查出根由,少林的聲譽毀于一旦事小,若是暴露了朝中那位權貴與自己的關系,只怕自己就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了。想到這,圓通心中一凜,立刻往山下飛馳而去。
天剛蒙蒙亮時,圓通便趕到了覺能父母所在的小山村。村前有一片桑樹林,是通往山村的必經之路。這裏地勢僻靜,林木密集,光線幽暗,是一處理想的伏擊之地。圓通選了棵大樹飛身而上,在枝葉濃密處藏好身形,靜等覺能的到來。
知道第二天恍惚,天色已有些蒙眬,才看到一個灰衣布袍的身影匆匆奔過來,看那衣袍的樣式和披肩亂發,自然是覺能無疑。圓通再次檢查了一下夜行服和蒙面的黑巾,相信即便面對面,覺能也認不出自己,他才輕輕拔出了腰中的短劍。為了掩飾身份,他特意選了一柄劍作為兇器。
眼看覺能蒙眬的身影經過樹下,圓通在心中一聲嘆息,實在是對不起,你知道了不該知道的東西。你死後,我會善待你的家人。想必,圓通從樹上一躍而下,劍如蛇信,直指向從樹下經過的那顆亂發披散的腦袋。這個距離,他自信覺能決計避不過去。
眼看劍鋒就要從上至下插入亂發中,卻見對方一個“懶驢打滾”避了開去。其伸手之靈活、行事之警覺,大出圓通預料。不過他想也沒想又是連環三劍,對方連滾帶爬慌忙閃避,躲得雖然狼狽,卻還是避開了圓通的必殺三劍。此時圓通才發覺,對方不是覺能!雖然他也是蓄發居士打扮,卻不是覺能!圓通仔細辨認半晌,才發覺來人竟是少林俗家弟子羅毅,不知為何穿上了僧袍披散了頭發,所以朦胧中圓通才将他認成了覺能。
見羅毅步步後退,圓通壓着嗓子澀聲問:“覺能在哪裏?”
羅毅沒有回答,卻突然放聲呼嘯,同時向後飛退。圓通正待追擊,突聽到有腳步聲匆匆逼近,聽其落地的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