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禦前應對
“免了,過來讓朕看看。”三十歲登基,為帝三十一年,現已經六十一歲的皇帝水烨,此刻面色慈和,如普通老人見兒孫輩一般,沒有理會冷着臉的雍親王,親切的沖弘輝招招手,示意弘輝到他跟前來。
水烨如此舉動,使德妃吃了一驚,她是宮裏的老人,一切喜好表面上都是随着皇帝變化,盡管心裏更疼小兒子,當着皇帝卻是,皇帝疼愛誰,她也會疼惜誰,盡管比起雍親王的嫡長子,她更疼小兒子家的幾個孩子。
但此刻見皇帝對弘輝如此和藹可親,雖不知雍親王嫡長子得皇帝喜愛的原因,她卻立刻讓本來端莊沒有一絲笑意的臉上,應景的露出慈祥溫和的笑容,拿手帕擦着眼角,聲音微哽的道:“好孩子,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讓皇祖父、德妃娘娘擔憂,是孫兒不孝。”誅仙淡漠的臉上,适時留露出一絲愧色,随即又快速隐去,一副不欲感情外漏的模樣。
他這樣內斂的表現,反而讓水烨認可的點點頭,輕揮下手道:“老四,你坐下吧!輝兒,過來跟朕說說,這些年在外面生活如何,可受了委屈。”
聞言,感覺自己被無視的末月想起剛剛雍親王回府後的對話,跟現在幾乎一摸一樣,該說不愧是父子嗎?她嘴角不由自主的升起一絲笑意,然而廳殿裏的人都是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主,末月神情上一點細微的變化,都能夠察覺出來。
棕黃類似番邦人的發色,入殿時惶恐不安的神色,請按時不标準的福禮……都讓見慣規矩人、規矩事的當今和德妃覺得刺眼,所以才只招呼了弘輝過去,把她晾在那,沒想到末月不但沒有為此露出委屈、惶恐之色,反而在皇帝說完話,露出一個忍笑的表情。
表面上跟皇帝一樣,為孫子高興的德妃覺得自己找到了挑起皇帝不滿的機會,立刻望着末月親切的道:“唉!老四,這孩子就是輝兒的世子妃吧!跟別的孩子可不大一樣,你叫什麽名字?剛剛怎麽笑了?”
“回德妃娘娘,我……”末月也不知在皇帝、德妃面前,自己的身份該怎麽自稱,臉上閃過不安之色道:“我叫林末月,剛剛是因為,皇祖父跟父王見到哥哥後,問了幾乎一摸一樣的話,給人一種,果然是父子……之類……”
末月的話,讓四周宮女太監全部都倒抽了口氣,他們當差一輩子,何曾見過如此沒規矩的人,在萬歲爺和皇妃面前自稱我,又拿長輩……德妃也被這沒規矩的話氣得一愣,雍親王眉頭一皺,露出擔憂之色,永和宮廳殿內一時陷入沉默。
沒想到六十一歲的老人水烨一愣後,立刻暢快的笑了一聲:“哈哈……老四是朕的兒子,說話像朕是當然的,小月是個實誠的好孩子呢!不過,你剛剛為什麽稱呼輝兒哥哥?”
皇帝的開懷大笑讓雍親王的擔憂之色少了很多,他身為皇子,從記事到現在,就一直琢磨着他這位父皇的心思,可謂對其了解至深,知道他的父皇是古往今來少有的仁德之君,對不觸犯皇權之外的事情十分寬容,亦不是什麽笑面虎的性格,痛快的笑了,那就是真的覺得開心了。
對這一點,一輩子靠琢磨皇帝心思活着的德妃更清楚,到嗓子變得訓斥話又生生咽下去的滋味可不好受,但德妃只能露出一個更和氣的笑容,如同對最疼愛的晚輩道:“皇上,臣妾也十分好奇呢!”
“一直都是這麽喊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末月莫名的眨眨眼睛,随即才想起她除了和弘輝一起長大外,還有世子妃的身份,臉上露出一個恍悟後的尴尬之色道:“在外面時,大家都以為我和哥哥……啊!世子爺是兄妹,也就習慣……”
“兄妹之稱是為了應付外人,孫兒始終記得小月是皇祖父、父王為孫兒迎娶的世子妃。”一旁誅仙氣宇非凡,神态自然的道:“皇祖父、德妃娘娘,父王,小月年齡還小,又跟孫兒在民間受了不少苦,舉止言談随意之處,還請長輩們多體諒。”
誅仙如此不卑不亢的态度,讓水烨更覺得滿意,眼睛是他水家特有的鳳眼,眉目之俊美在衆皇子、皇孫裏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孝心比那幾個只會盯着他屁股底下龍椅的幾個強多了,水烨對弘輝真是處處看着都順眼,覺得他比那個什麽随異象而生的庶孫好了不知道多少。
什麽是随異象而生,天生帝皇之像,他老人家出生時既沒祥雲、又沒打雷下雨,還不是照樣八歲封了太子,三十歲登基為帝,到現在當了三十一年皇帝,國泰民安……也只有廢太子那個蠢貨才相信那些相士口中的胡話。
想起弘歷來,水烨就一肚子氣,為了那個異種,他的太子、幾位皇子昏招頻出,他也去看過那個孩子,除了長得好看點,學東西快點,沒什麽特別的,近幾年又添了一樣,小小年紀就把美貌的使女看的比他親媽都重要。
難怪漢家禮教都重視嫡庶之別,現在看來嫡子就是不一樣,可惜,他唯一一個嫡子才能各處都好,唯有心性完全被他舅舅教壞了,當不得一國之君,幸好他親自撫育兩年,位份上算半嫡子的四兒子沒有傷他的心,這麽多年來,每次不顧自己的聲譽,給他排憂解難,處處為國為民。
純孝之心,讓他動容,連他的嫡長子弘輝也是,這孩子就很好,明明在外面養病肯定很辛苦,卻仍舊為京師裏的人擔着心……水烨想起接到回春堂家主夫婦将去拜訪雍王府王妃的消息,就令下面多加注意,說起來水烨之所以如此在意回春堂,還跟二廢太子有關。
三年前他被廢太子勾結王公大臣,試圖逼宮之事氣的中風,醒來後手抖得連字都寫不好,一條腿也跟着難以使喚,到廢太子之事落定後數月,仍舊批不了折子,只好命他最信賴,又對子民最有大愛之心的兒子雍親王進宮代他禦批,當時他中風的事情朝野盡知,都當他快要死了。
為了從龍之功,投靠這個,依靠那個,有八賢王之稱的八皇子門前更是門庭若市,倒是他這個冷面的四兒子,竟把上門讨好的都趕了出去,一心為他尋醫求藥,直到年底時,一向只為雍親王、雍王妃淘換珍惜藥材藥方的回春堂。
竟然在送年禮時,敬上了治療中風的各種藥方,和溫養老人身體的稀有藥材,并言明是孝敬萬歲爺的,年禮中一些藥材連禦藥房內都沒有,還有二名專精治療中風,二名擅長調養老人身體的民間郎中所在州府詳細地址,名姓,醫治的有名案例等。
那些藥方經禦醫們判斷,都是精妙至極的方子,到了四名郎中所在,經過細查,也都是身家清白,在當地很有名望,行醫幾十年,從學徒到如今的老名醫,醫術上整體而言比不得禦醫們,難得的是他們專精一科,在某個領域上的醫術超越禦醫們衆多。
了解到這份年禮确實可靠的雍親王,将這些事禀告到禦前,還跟水烨請教過回春堂想謀取什麽,經水烨點頭,把四名名醫邀請進京入宮診病,水烨對自己當時衰老、無力,精力大減,連字都寫不好的狀态十分郁悶,有幾個兒子更是迫不及待的等着他蹬腿。
一上朝大臣們這個、那個說的都是立誰為太子的事情……心情自然好不起來,直到看到那份年禮,聽回春堂送來的郎中說,像他這種中度中風可以醫好的答案後,水烨到現在還記得自己回答四兒子的話:“管他想要求什麽恩典,如果真能醫好朕,給他份恩典也無妨。”
然而一晃三年過去,他的身體也完全好了,回春堂卻沒有任何請求,只是依舊每每得到好藥材就送進雍王府,獻給他和雍親王夫婦,逢年過節還會有德妃的份,一直到現在,終于露面了,先前水烨一直在宮裏等消息,想要知道尋藥方面比朝廷還厲害的人是誰?有什麽目的?
卻沒想到那個人竟然是他跟高人離府去醫病,一走十年的孫兒,現在想想,自己的孫兒養病期間,不忘祖父、父母,找到好的藥材,就給祖父、父母敬上,又是何等孝心……也是因此,水烨聽到回春堂當家竟然是雍親王世子弘輝後,立刻将他召進宮。
明明十年未見,一見面就對弘輝十分疼愛,慈和的不像威嚴無限的皇帝,更像是一名普通見到孫兒的祖父的原因,這裏的機關,水烨、雍親王、德妃、弘輝、連雍親王妃都清楚幾分,也是因此,雍親王對弘輝夫婦被召見,才沒有任何擔憂。
此時,唯有末月還不明所以呢!十年時間,弘輝做了很多事,只埋頭修煉,有時間找找淡水水眼,逢蝗災時利用控蟲的能力去除下蝗災,興致來了在自家院子培育些靈花藥材的末月,又怎麽會了解這些事情呢!
而誅仙會清楚,是因為這些計劃都是由他提起,由弘輝完成的,為的就是給回京後打好根基……他又怎麽會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