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2)
!蹇義為難地說道:「楊大人!這件事我也不贊成!只不過我主管的是吏部,又不是閣臣,這事實在沒有我置喙的馀地!更何況皇上對趙王的不滿,你我又不是不知道,這件事恐怕甚難挽回!」夏原吉也說道:「楊大人!站在戶部的立場,這件事其實我應該是要贊成的!只不過大人的意思我也明白,等會兒皇上若是問我,我也只能不表示贊成!」
楊士奇聽了兩人之言更是心急,立刻說道:「兩位大人!王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倫常!若是皇上今天作此決定,又要如何封住天下萬民之口?更何況這樣一來,豈不是違背了太祖皇帝分封諸王的本意?還請兩位将我這話帶到皇上面前!」蹇義點點頭,答應一定将楊士奇的話帶到,這才和夏原吉一同進入帳中!
這時,南宮少秋和天地四靈正走來此處,要向宣宗回報漢王之事!楊士奇一見大喜,立刻将剛才楊榮所說之事告訴南宮少秋等人!朱月仙一聽這還得了,馬上就要進去見宣宗,當面說個清楚,還是李瑤仙将她攔下,告訴她南宮少秋一定會解決此事,朱月仙這才罷了!
南宮少秋正要入帳,守帳的士兵把手上的長矛往前一伸,将南宮少秋攔住,其中一人還說道:「南宮大人,楊大人曾經交代,不準讓大人進去,否則就要砍我們的頭!楊大人已經記下小的等人姓名面貌,絕對逃不脫,請南宮大人別為難小的!」
胡珍見了朱月仙擔心的樣子,十分不滿,立刻怒道:「楊榮那老小子要砍你們的頭,難道我就不會砍嗎?你不妨去打聽打聽,看是楊榮殺的人多?還是姑奶奶我殺的人多?」說完,胡珍立刻抽出長劍,比着這四人!那四人立刻一起跪下說道:「求南宮大人開恩!」
南宮少秋也知道他們的難處,遂說道:「你們四人趕緊找人來交班,然後躲到我的帳子裏別出來,我就不信楊榮敢找我要人!」於是那四人這才趕緊找人來代班,自己急急忙忙躲起來!宣宗當時已經收到張升的回報,知道張升追殺的人當中,并沒有漢王,所以宣宗一見到南宮少秋,立刻說道:「少秋!怎麽樣?有你親自出手,高煦一定逃不走吧?」
南宮少秋卻緩緩搖了搖頭,宣宗立刻失望地說道:「難道還是讓高煦逃走了嗎?」
這時,南宮少秋上前說道:「陛下!在下有一言,說來有幾分刺耳,但還請陛下能叁思才好!」宣宗說道:「少秋!在朕面前,你有何事不可說?但說無妨!」於是南宮少秋這才說道:「陛下!朝廷之患不在漢王,也不在趙王!」楊榮知道南宮少秋此言是針對趙王之事所發,這時他頗不自然地問道:「既不是這兩人,那又會是誰呢?」衆人只見南宮少秋一字一頓地說道:「白、蓮、教!」
這叁個字彷佛是一句魔咒,衆人一聽到南宮少秋說出這叁個字,就連宣宗在內,臉色都變得十分怪異!
原來當初朱元璋起事之時,乃是郭子興的手下,而郭子興實際上卻受命於韓山童以及韓林兒父子!韓山童父子乃是當時白蓮教上下兩代的教主!韓山童依據白蓮教義,自稱是彌勒佛明王轉世,來解救衆生疾苦,在當時并起的群雄中聲勢最大!
朱元璋為了奪得天下,先藉着白蓮教之力,将方國珍、陳友諒等人一一鏟除,然後暗中謀害了韓林兒,自立為王!得了天下後,朱元璋一方面追殺白蓮教徒,一方面又不得不将國號稱為「明」,表示自己一家才是真正的明王轉世!
也因此,白蓮教徒總是認為朱家陰謀奪了他們的天下,這才不斷挑起反叛,讓朝廷一直頭痛得不得了!為了朱元璋那一段過去,不僅是官方,就連民間也諱言白蓮教叁字,今日卻被南宮少秋說了出來!
這時宣宗說道:「少秋!這批人朕也知道,只是他們一向善於藏匿,難以找到,朕雖然有心對付他們,但也毫無辦法!」南宮少秋說道:「陛下!所以今日在下才會放了漢王和計全兩人,就是為了替天下永除後患!」宣宗奇道:「難道高煦那會和他們有關?」
南宮少秋說道:「正是!在漢王身邊有幾人,在江湖上號稱宇內十兇,實際上就是當年和唐賽兒一同逃逸的白蓮教弟子!」宣宗驚道:「少秋!這事這麽重要,你怎麽不早說?」南宮少秋笑道:「陛下!當年唐賽兒叛變,若非有在下姊夫洛陽司馬一門鼎力協助,朝廷官軍怎能輕易擊敗這夥江湖兇徒?而漢王之所以敢叛亂,也是為了得到他們的幫助之故!在下原先不說,是怕影響官軍士氣!若是說得早了,這次平亂,還能這麽順利嗎?」
的确,當時的官軍對於唐賽兒一夥之兇殘,仍然記憶猶新,若是知道自己将要面對這一夥殺人魔,恐怕這次的事,就沒有這麽順利!
宣宗又再說道:「少秋!那你現在有把握對付他們嗎?」南宮少秋說道:「宇內十兇,被在下等人次第鏟除,如今只剩下計全一人而已!而計全這人好用計謀,但偏又常常思慮不周,不難對付!計全和漢王逃走,勢必要回到唐賽兒身邊求援,在下想藉此,将唐賽兒等人一并除去,所以今日才會放過漢王!」宣宗略為安慰地說道:「少秋!只要你有把握就行了!」
Advertisement
這時南宮少秋又說道:「陛下!在下還有一言,希望陛下能聽得進去!」宣宗說道:「有什麽事你盡管說!」於是南宮少秋說道:「陛下!漢王這次叛變,白蓮教中只有宇內十兇參與而已!然而此時漢王逃逸無蹤,天下兵鎮,又還有一大半并不太穩,若是貿然對彰德用兵,假如趙王不顧一切铤而走險,萬一又讓他和漢王聯絡上了,勢将引得白蓮教徒傾巢而出!這件事還請陛下叁思而行!」
宣宗聽了此言,仍然沈吟不語,南宮少秋心中十分不滿,立刻将自己頭上戴的盔甲除下,放在宣宗身前桌上,然後說道:「陛下若是一意行此,在下不敢做幫兇,只好辭官回家!還有,前幾日趙王已将月仙交付我手,不日就将成親!算起來我南宮一門都不出趙王九族之外,當陛下抄家滅門之時,還請派人來黃山通報一聲,在下當請祖母率領南宮一門,到北京來讓陛下砍頭!」說完南宮少秋竟然轉身就走!
這番話說得十分嚴重也十分不禮貌,錯非是南宮少秋,若是換了其他人,宣宗不把他分滅九族才怪?而且南宮少秋說,自己一家未出趙王九族,然而宣宗自己更是趙王不出五服的至親!若是真的把趙王族誅,那宣宗自己又算什麽呢?
這時宣宗心想:「一個親叔叔謀反叛逆,已經是家門不幸,難道非要把僅有的兩個親叔叔都逼反不成?」更何況這件事宣宗的決定本來就沒什麽道理,為了昔年宿怨,難道非把趙王置於死地不可嗎?想到此處,宣宗不禁自問:「這麽放不開,還能算是個明君嗎?」
這些念頭也只是在宣宗心中一轉眼間而已,當下宣宗不再考慮,高聲叫道:「少秋你請留步,聽朕一言!」南宮少秋轉過身來看着宣宗,他知道宣宗此時一定要對他那番話做個交代,否則就等於失去了作皇帝的尊嚴!宣宗看着南宮少秋,平靜地說道:「少秋!這件事朕沒考慮清楚,是朕的錯!這件事就此作罷!」說完,宣宗看着群臣,又緩緩說道:「衆卿!朕今日在此言明,除非他日叁皇叔先有異圖,否則再有言及此事者,朕一定免了他的官!」一聽此言楊榮和陳山兩人恨恨地看着南宮少秋!
南宮少秋卻假裝不見,只是怡然自若地走上前去,把那頂盔甲取回,重新戴上,又整了整衣冠,竟然向宣宗大禮參拜下去!宣宗見了,又驚又喜,立刻上前扶起南宮少秋,并說道:「少秋!你是朕的救命恩人,這樣子是作什麽?」南宮少秋說道:「陛下!在下是代替趙王謝謝陛下!」
宣宗微微笑道:「聽你這樣講,這一禮朕倒是應該接受下來!月仙在皇室這些公主、郡主當中,可說是出類拔萃的人物,确實是你的良配!等諸事平定之後,朕一定要向你讨杯喜酒喝!」
話說到這裏,趙王這件事總算完全解決了!在這裏頭最倒楣的就是陳山,他因為資格較淺,沒能參與這次讨伐漢王的行動,不知道南宮少秋在當中出了大力!而朱月仙又和南宮少秋在一起,別人礙着南宮少秋的面子,就算真的對趙王不放心,至少也會先和南宮少秋商議!楊榮雖然一向主張要對趙王用兵,但他也不願主動當惡人,所以陳山提出後,楊榮也只是在一旁推波助瀾而已!
陳山原本想邀得宣宗歡心,卻反而讓宣宗認清陳山這人,為了富貴,什麽話都說得出口,從此宣宗不再相信此人!陳山的尚書沒當幾年,就被迫告老歸鄉!
而楊榮也為了這件事,讓宣宗不再像以往一般言聽計從,從此宣宗也就漸漸越來越重用楊士奇!
接着南宮少秋說道:「陛下!這件事還不急,眼前咱們還有許多事情該做!」
宣宗說道:「朕正想聽聽你的意見!」於是南宮少秋請宣宗把其他重要武将找來,一起商議回北京之後該當如何進行,方可順利将殘留在各地兵鎮中的漢王勢力鏟除!
當下決定,由張輔兼任後軍都督,薛祿兼領左軍都督,再配合中軍都督梅順昌、右軍都督張升、前軍都督南宮少秋,五軍都督一同行動,依據錦衣衛前些日子查出的資料,将各都督府管轄下的都司,衛、所指揮等,好好整頓一番!
南宮少秋還特別要求衆人,處罰只要合理就好,千萬不可過於嚴厲,否則反而可能逼得許多人不得不反,增加麻煩!所以宣宗等人回北京後,受到牽連的武将不過四百多人,而且處罰甚合理!除了朱恒、王斌、靳榮等人砍頭之外,各地兵鎮情節輕的只是免職了事,情節較重的,則按照情形流配各地!這種情形和當初靖難之後,許多村落為之一空的慘狀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各地士子及百姓無不稱贊宣宗是個仁君,宣宗知道了也很高興!※※※回到北京後,南宮少秋和天地四靈一直忙着探查漢王等人的消息。只不過這些人就像是化成了煙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盡管衆人已經動用了全部的江湖勢力,配合上錦衣衛各地人員,仍然毫無頭緒!
當時因鄭和通使南洋的緣故,沿海各省海禁已開,每一處海港都是千帆雲集,通商貿易、忙碌非常!要從這數萬艘的船只中,找出其中一艘,就像是大海撈針一般!
這天,布衣校書府來了位客人,朱月仙一見到此人,立刻撲上前去,抱着此人哭叫道:「爹!女兒好想你!」這人果然就是趙王!他抱着朱月仙感慨地說道:「乖女兒,爹沒想到還能活着見到你!來,快起來,別讓他們看了笑話!」但朱月仙仍然抱着趙王啜泣不已!
南宮少秋帶着其他人和趙王見禮後,趙王說道:「少秋,若非有你,大叔這番可真的死定了!」南宮少秋說道:「大叔是小侄的長輩,又何必跟小侄客氣呢!」
原來,宣宗回京之後,将他對趙王的态度诏告天下!趙王得知後,立刻上表請求進京面聖,宣宗也同意了趙王的要求!趙王為了表示自己并無他意,竟然一個侍衛都沒帶,單身一人來北京!宣宗知道後,也摒開衆人,只帶着幾名太監就接見趙王!兩人見面後只論親誼、不談其他,昔年宿怨,總算一笑而泯!
趙王出宮之後,來到布衣校書府和南宮少秋等人談了許久,對於漢王的遭遇,趙王自己也是感慨良多!接着南宮少秋問趙王知不知道漢王可能的去處,趙王說道:「二哥以前雖然和我有點聯絡,但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二哥絕不會跟我說!只不過以前二哥曾經說過,只要月仙能拉住梅府,他自己有辦法穩住雲南,如此一來,天下兵馬,在他手中就有十分之七,朝廷根本不堪一擊!」
南宮少秋聽到雲南,不由心中一動!送走了趙王之後,南宮少秋立刻跑去找通政使顧成,将這幾個月來從雲南來的奏章找出來!果然讓南宮少秋看出毛病來了!
在一個月前,雲南沐王府上了一道五百裏加急奏章,上頭說道:「安南黎利聚衆邊關,有意中原,沐府身受國恩,特請旨出征!」隔了叁天,沐王府居然又上了一道八百裏閃急奏章,上頭說,雲南現在瘟疫肆虐,就連王府內也有許多人染病,無法出兵,安南之事,請朝廷另外派人,以免誤事!
這兩道奏章一前一後,但因傳遞的速度不同,第二道奏章反而先到達北京!宣宗讀了這道奏章,派尚書陳洽率兵南征,又派了一名都禦史到雲南巡視瘟疫!誰知道又過了兩天,沐王府又上了第叁道奏章,說明雲南疫情已經解除,衆人都已痊愈,安南之事還是由沐王府出兵比較适宜!
但宣宗因為陳洽已經上路,不便召回,且雲南剛剛度過瘟疫,還是休養一段時日較佳,就不讓雲南出兵,并還溫言慰問了沐王爺沐晟等人!
這些事情朝中大臣人人皆知,但因南宮少秋以在野之身入仕,身份特殊,宣宗特旨免了南宮少秋上朝之義務,以免亂了朝儀!而宣宗又認為這些事情與漢王無關,沒派人通知南宮少秋,所以南宮少秋反而不知道!
南宮少秋看了這些文件,心中有了點影子,立刻回去見胡珍等人,南宮少秋問道:「珍妹,我們初次相見之時,雲、貴、川、廣四省也是發生瘟疫,當時你們買了些什麽藥物?有沒有藥方?」胡珍說道:「藥方是我爹開的,我還記得,這就寫給你!」南宮少秋看了這藥方,驚訝地說道:「這病只在南洋一帶流傳,中原十分罕見,除非有人存心引進,否則怎會流布四省!」
天地四靈一聽到有人兩字,和南宮少秋面面相對,衆人這才恍然大悟!於是南宮少秋要衆女趕緊準備,并且把常繼祖找來,南宮少秋又要趙大去把在天橋的一名琴師,名叫孫二胡的人請來,自己則帶着這些奏章和藥方去見宣宗!
宣宗看見南宮少秋急忙進宮,立刻問道:「是不是有消息了?」南宮少秋把這些奏章拿出來,将自己心中的疑惑提出,又把當初胡珍等人赈災用的藥方拿給宣宗看,向宣宗解釋這當中的疑點!
宣宗也是個聰明人,一聽到此,也就明白南宮少秋的意思,於是宣宗問道:「這事的可能性有多高?」南宮少秋說道:「陛下!在我看來,八九不離十!」宣宗點了點頭,說道:「你們需不需要幫手?」
南宮少秋說道:「這件事越秘密越好,免得又打草驚蛇?在下只想帶着常繼祖還有郡主等人同行,力量已經足夠!」宣宗說道:「朕給你一道密旨,若有必要,可以在各地就地求援!你等此去,可千萬要小心在意!」南宮少秋說道:「陛下放心!在下一定不負陛下所托!」
於是南宮少秋立刻告辭離去!回到布衣校書府,胡珍等人早就準備妥當,就等南宮少秋回來,就可出發!一行九人,從北京南方的麗正門出城,往南奔馳而去!
在路上南宮少秋将孫二胡介紹給衆人,南宮少秋說道:「弦叔!現在已經是最後關頭了,我看你也不必再隐藏了!」
原來這孫二胡就是宇內十兇中排行第九的公孫弦!衆人只聽公孫弦說道:「少秋!我早已退出白蓮教,你又何必硬要拉我下水呢?」南宮少秋說道:「小侄是為了保全其他無辜人的性命,這才請大叔出馬!白蓮教徒并非人人都該死,我等此去,只是想對付計全等首惡之徒!其他的人,還希望大叔能将他們導之於正途!」公孫弦說道:「你既有此心,也不枉我當初告訴你這麽多秘密了!」
說完,公孫弦一抽馬鞭,衆人也随之加快,在大道上卷起滾滾煙塵,一同投向苗蠻瘴厲的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