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師姐,是這樣做嗎?”陸繪思身體側開,讓褚尋真近距離的靠近桌邊。
桌上是一樣正在制作的東西,圓形細長的木桶,造型略微奇特,由下到上,桶口略小,桶口處亦用幾層泛黃的羊腸牢牢包裹住,充當塞子。
塞子上有兩根筒管,其中一個筒管伸到木桶底部,另外一端穿過塞子露出桶外,與木桶成直角的方向,并用羊腸再次接上一段有尖端的管子。
第二個筒管同樣穿過塞子與木桶成直角方向,用羊腸與一個木制的注射器相連接。
陸繪思側開,是想讓褚尋真瞧瞧安裝的位置是否正确。
“對,是這樣沒錯。”褚尋真點點頭,笑道:“繪思,接下來,我們就要試驗看看,能不能有噴霧出來。”
“好。”
…………
即使再忙,褚尋真也沒有忘記時刻關注着棉花種植的事宜。
棉花播種後,亦要即使除草鋤地,更要澆水施肥。
她亦記得生物書上提到的尖端優勢,便是将棉花上沒有長出花蕾的公杈給除去,還要摘掉棉花頭,兩種辦法都是為了讓棉花長出更多的花蕾。
報紙在即時更新着,現在棉花種植已經過渡到關鍵的時期,約莫是古代生存的天然環境較好,棉花上已提前生出一種叫做棉鈴蟲的害蟲。
褚尋真先前不知,等到有人在報牆上留下了問題才得知。
“是我的疏忽,忘記了這件事情。”褚尋真道。
也是最近忙于數學,對于棉花的關注便少了,“棉鈴蟲一般躲在棉花桃子裏或是花蕾上,很難逮到,這種蟲子用農藥殺死的效果最好。”
棉花桃子其實就是棉花的果實,因為外形很像是桃子,所以,亦有“棉桃”的俗稱。
Advertisement
這稱呼由于有一次在報紙上刊登過,随即便流傳開來,現在百姓們皆是如此稱呼棉花的果實。
“農藥是何物?”陸繪思不解道。
褚尋真道:“是一種藥物配制,用來殺死田間的蟲害。”
其實農藥早已在大蔚朝出現,只不過不是現代以為的化學農藥、殺蟲劑等,而是一種植物源生物農藥。
這種農藥如其名,便是利用植物來防治蟲害。
植物源生物農藥,現代專用術語。
大蔚朝的百姓們不知其名,不知“農藥”為何,可自身卻有下意識的行為,從古至今,他們在種植作物時,發現用植物防治蟲害的方法并加以運用。
其實,化學就是我們,化學來源于生活。
它可以從我們的生活中剝離出來,成為一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科學,又可以再次融入于生活,變得平凡且實用。
就說植物源生物農藥,便是利用植物毒素,利用植物中天然含有的作用,産生能夠抑制害蟲味覺感受的活性物質,且有植物防衛素,異株克生等。
可為什麽大蔚朝的田地多是收成不易,其中之一的原因,便是因為這種“農藥”的作用其實很小,且并不是對所有的作物糧食等适用。
“農藥我知道一種配制,正巧對棉鈴蟲起作用,但既然要配制農藥,便需得有噴霧器才行。”褚尋真道。
于是,陸繪思來了鎮北将軍府上。
“噴霧器……這樣真的可行嗎?”陸繪思道。
這已經是她們的第三次制作,受制于各種材料的缺失,噴霧器的制作進行的不是很順利,前兩次出現各種的小問題,導致噴霧沒有辦法出來。
現在是第三次,出現的問題都已調整好,只等着試驗看看。
木桶內部已經裝好水,水接近塞口,沒有裝滿,需要在裏面留些少量的空氣,另外,因注射器與其中一個筒管相連接,亦在木制的注射器內裝水。
褚尋真道:“羊腸接的有尖端這面的筒管對準植物,用手扶住了,羊腸上再用夾子夾住……對,夾緊些。”
“然後……将注射器裏的水注入在木桶內,松開夾子……”褚尋真一邊慢慢解釋着,一邊操作。
水注入後,待松開夾子,尖端的管口處霎時有細密且成霧狀的水噴出。
“成了!”褚尋真與陸繪思驚喜的聲音響起,周圍觀看的丫鬟們亦是驚呼出聲。
陸繪思松了口氣,笑道:“這樣只要提前組裝好就可以于田間使用。”
褚尋真道:“只是現階段的用量不是很大,裏面的農藥噴完後,還需得再次灌裝,且木桶畢竟沉重,背在身上難免勞累……”
但現在也只能這樣,用最便宜最方便的材質打造,不然百姓們怕是購買不起。
陸繪思再次檢查一遍,待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後才道:“噴霧器要不要先送去報牆處展示一番?畢竟是個新奇東西,百姓們不知何用,待展示後,也方便工坊售賣。”
“說得對。”褚尋真點頭,“稍後我便差人送去報牆處,每日辰時到申時展示,一直展示到售賣噴霧器為止。”
“這件事情還要麻煩繪思你多費心些,多去工坊裏監工看看,畢竟一點小差小錯的出現,噴霧器便不易使用。”
“放心吧,師姐。”陸繪思笑道。
褚尋真瞧着她突然說:“繪思,以後不用叫我師姐了。”
陸繪思愣住,表情有些慌:“師姐,為什麽……”
褚尋真撓撓臉,笑道:“你可是要做我小嫂嫂的人,再叫師姐,豈不是亂了輩分。”
陸繪思霎時通紅了臉頰。
褚空寧與陸繪思終于闡明心意,兩人情投意合,在府中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蔣紅蓉每日裏笑得合不攏嘴,褚藩良亦是給安和王陸行去了封書信,只待書信回來,褚空寧向陛下請旨……
如今,褚尋真少不得打趣她,“你與大哥,極配。”
“師、師姐還是得叫的,現在不叫,亦是亂了輩分。”陸繪思的棕眸垂下,盯着地面看,耳朵紅得要命。
褚尋真可不敢打趣得太過厲害,要再說,怕是人得跑離将軍府了,“繪思,晚上留下來吃飯吧。”
“嗯。”陸繪思點點頭。
………………
留在報牆上關于棉花蟲害的問題已有解答,解答的同時,又有下人敲着鑼,登上桌子,高聲喧喊——
“諸位父老鄉親們,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瞧一瞧啦,看一看啦。”每說一句每敲打一次鑼。
噴霧器就放置在下人的腿邊。
看守筆墨的下人同敲鑼的是熟人,将話聽在耳朵裏,不由得一樂,問道:“這話說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你自己想的?”
敲鑼的下人忙裏偷閑道:“哪裏是我自己想的,是縣主給了張紙,讓我照着上面念,不然,我亦不知曉這東西是何作用,怎麽宣傳。”
說完後,再次敲鑼引得路人過來圍觀。
報牆處圍觀當真已經不是什麽稀奇事情了,如今,更是已經發展成京城裏的一種常态。
見有人敲鑼吶喊,百姓們第一時間便圍了過來。
“瞧他腿邊,是什麽東西啊?造型好古怪……”
“難道此物又是栖寧縣主制作出來的?”
“這位小兄弟,不如先予我們講一講?”有人喊道。
站在桌上的下人見圍過來的人數已經差不多了,便喊道:“先前不是有人在報牆上留下問題嗎?說是棉花上生了一種蟲子,害蟲,極難逮住,更危害棉花的種植……”
“沒錯沒錯,是這樣,老夫那兒子兒媳在田間捉了半天也沒有捉到幾只,賊得很吶。”
“盡往蕾子裏鑽,尋常找不見,忒是麻煩。”
“難道這問題已經有了法子解決?敢問小兄弟,是要怎麽捉?”
敲鑼的下人道:“不是捉,是要殺死,瞧見沒,靠的就是我腿邊的東西,是栖寧縣主與陸繪思陸姑娘共同制作的,名為噴霧器。”
“噴霧器?難道能夠噴出霧來?這、這……又有何用啊?”
“當真能夠殺死害蟲?”
“裏面是否裝些東西才能夠除害蟲?”有人問到了點子上。
下人道:“是,到時候栖寧縣主會配制出能夠除害蟲的藥液,名為農藥,諸位便需要用這東西噴灑農藥,方便又均勻,不多不少,就不會傷害到棉花。”
有人聽出來問題:“難道農什麽、哦,農藥噴灑的多了,會傷害到棉花?”
“過猶不及,多少會有些損害。”
“您看啊,這個道理,放在任何事情上不都一樣嗎,用得好了,便将棉花上的蟲子全給除去,到時候也不用費盡氣力去捉它啊。”下人道。
“說的也在理。”不少人點頭,“那這東西該怎麽用啊?”
“諸位瞧好了,我來給諸位展示。”
“每日的辰時到申時呢,我也都會來此報牆處為大家講解,亦要勞煩諸位一下,煩請回去後,向其他人說說這個事情。”
下人喊道:“棉花的種植啊,是我們的大事,可不能第一次種就折在手裏頭,你們說是不是。”
圍觀的衆人一呼百應,紛紛點頭稱是。
情緒完全的被調動起來,想必噴霧器的消息不日便會傳遍京城各地。
下人轉身拿起噴霧器時松了口氣,偷偷瞧了眼懷裏栖寧縣主給的紙張,暗自點頭,沒說錯沒說錯,全說到點子上了。
接下來,便是介紹噴霧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