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蘆笙節④
薛一在山頂上拍了幾張風景照,後面的姑娘們陸續爬上來,山對面早已站滿了穿着極具民族特色服裝的苗族青年男子。
[主播,這是要幹什麽?要開始唱山歌了嗎?]
“嗯,要開始唱游方歌了!”薛一為了避免再度出現剛才那種尴尬的情況,和阿英找了個比較偏遠的位置,擺好三腳架圍觀。
[什麽是游方歌?]
“游方歌就是人們常說的苗族情歌,因唱歌的場所叫游方坡而得名。古時苗族村寨大多由一戶或幾戶人家繁衍而來,整個寨子的人都是一個姓,像丹柳苗寨就全都姓王,而附近的長興寨則多姓潘。苗族人嚴格遵守同姓不婚的習俗,所以經常要和附近的村寨通婚。
每年蘆笙節或姊妹節,附近寨子的青年男女就會聚集到游方坡,以對歌的方式詢問試探對方的情況和心意,如果男方對女方有意思,就會上前向女方要信物,男方再根據信物表達的意思決定追這個女孩還是尋找下一個。”
金蘭嬸送薛一的那個籃子裝的就是男方向女方求愛時女方要給男方的信物,每個信物的含義不同,不能送錯的。
薛一翻開竹籃,試圖探尋這些信物的含義,見阿英眼饞裏面的五色糯米飯,便說:“你要是能告訴我這些東西的含義,我就給你吃。”
“真的?我知道我知道。”薛一本是随口說的,沒想到阿英真的知道,“這些糯米飯要用繡花的帕子包起來的,如果你喜歡那個男生,想約他晚上一起看月亮吃糯米飯,那你就在帕子裏放一雙筷子,如果你不喜歡他,就放一只筷子,意思是說你不喜歡他,他一個人要孤零零的了。”
阿英才六歲,一知半解的,說的不是很清楚,不過薛一也能明白,一雙筷子在其他民族的文化裏有好事成雙的意思,一只筷子則是一廂情願,意思是女方不喜歡他,讓他別再一廂情願了。
各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共通的,想來差不多。
“那這些辣椒,棉花,還有椿芽呢?”
“這些是……你先給我吃的。”阿英戴着頂新帽子,眼睛直直地盯着那些糯米飯的樣子頗為嬌俏可愛,薛一不由失笑,用帕子給她包一塊,感覺自己也餓了,就也給自己包了一塊,兩人坐下吃了起來。
阿英狠狠咬了一大口才含糊不清地說:“椿芽是說你願意和那個男生成婚生子,棉花是說你喜歡他很久了,很想他,辣椒是說對他沒意思,但也請對方不要難過。”
“那紅山茶呢?為什麽紅山茶代表着私奔?”看苗族人通過唱情歌找對象的樣子也不像禮教森嚴不許男女相好的民族啊!
“這個……我不知道。”阿英搖頭。
薛一有些失望,見男生那邊起哄聲一聲接着一聲,女孩子這邊則推搡着你說我先唱,我說她先唱,一時誰也不唱,薛一見肖梨花害羞地站在一旁一言不發,便把她叫過來聊天,順便問送紅山茶的典故,了解過後才知道,原來紅山茶還牽扯到丹柳苗寨的由來。
故事是這樣的,傳說元朝的時候是沒有丹柳苗寨這個寨子的,他們的祖先一個叫王金丹,一個叫柳兒。
王金丹是當時一戶王姓土司的小兒子,身份尊貴,博學多情,愛上了一個名叫柳兒的養蠶女。
那養蠶女出身貧苦,父母早逝,終日以養蠶織布為生,偶爾拿些紅山茶到城裏賣。
土司夫人嫌她出身卑微,不願讓她做自己的兒媳婦,要她兒子娶另一個又醜又胖的土司女兒為妻。
王金丹不肯,說我與柳兒互相愛慕,已經私定終身了。讓自己的好友告訴柳兒,今晚三更到他們第一次見面的地方相見,一起私奔。
那個好友收了那個土司女兒的好處,雖然告訴柳兒私奔的事,卻也帶來土司女兒的打手,把她趕走了。
柳兒以為王金丹負她,故意叫人來給她難堪,一路跑一路将本來要給王金丹的紅山茶扔在路上,意欲與他絕交。
說來也是巧,那些打手到的時候天上漆黑不見五指,誰都不知道柳兒跑哪去了。王金丹到的時候卻雲散月出,照亮了整座大山,王金丹循着柳兒的紅山茶找到了她,兩人跑了三天三夜,終于來到這個地方,住了下來。
這個地方,就是丹柳苗寨。
“所以我們寨子把紅山茶視為誰也不可阻擋的愛情,只要姑娘送了男方紅山茶,那意思就是不管怎樣都會跟着對方,雙方父母再怎麽不滿意,都不能反對的。這種習俗只有我們丹柳苗寨才有,其他地方沒有的。”
“原來如此。”薛一點點頭,“那金蘭嬸為什麽不告訴我這些信物的含義?這也是寨子的習俗?”
“嗯。”肖梨花說。
“那送錯了怎麽辦?”
“錯了就錯了,寨子裏的老人說那也是老天的意思,如果兩個人注定要在一起,不管錯過多少次,最後一定會在一起;要是不能在一起,就算送對了,也不會幸福的。金蘭嬸這樣做是把你當成她女兒了,希望你也能遇到一段美好的姻緣。不過我們私下會自己打聽,所以不會送錯就是。”
薛一點點頭,心想以後一定要對金蘭嬸好一點,苗族這些習俗還挺有意思的,看似豪放自由,神秘委婉,其實豪放而不外放,委婉而不拘泥。
有意思!
彈幕:[是嗎?不知為何我總感覺金蘭嬸坑了她女兒,我是一個人嗎?][前面的,你不是一個人哈哈哈……]
害羞的姑娘中終于有人鼓起勇氣接山那邊傳來的山歌,薛一擡眸望去,那條彈幕很快被其他彈幕淹沒了。
[主播主播,他們唱的什麽,給翻譯下。]
“我試試哈。”薛一和阿英走上前,凝神細聽了會,說:“他們現在是在詢問對方的情況,這個姑娘唱的是‘哪裏來的雲雀在唱歌,哪裏來的阿哥在山頭,別人你也告訴了,請你說說給我聽’【注】,這是在問男方從哪裏來,家裏有幾口人幾畝地,多大年紀,婚配了沒有。男方唱的是……”
薛一又凝神聽了聽,笑說:“他唱的是‘我來的地方七重山,七重水,說了你也不知道,不如阿妹跟我去,一重山水一重情,和妹看到天地無……’他故意不說自己來自什麽地方,家裏幾口人,想騙那個姑娘跟他走,這明明就是在調戲嘛!”
薛一剛說完,兩邊的男男女女大笑不止,薛一定睛一看,才發現剛才對歌的是阿黛華,只見阿黛華雙頰羞得通紅,被人圍在中間,一句話都說不出。
山對面那邊等了會,見這邊遲遲不回應,又唱了起來。
薛一這就聽不太懂了,問了阿英才知道,那邊唱的大概意思是:阿妹你為何不說話,難道心裏歡喜口難說?快将山茶準備好,阿哥這就來接你。
衆人聽完又是一陣大笑,誰都沒想到阿黛華如此口齒伶俐的姑娘竟然被人調戲得啞口無言。
薛一跟着大笑,心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從籃子裏拿出剛才那支紅山茶塞給她,“阿黛華,去啊,快去啊,這是你的紅山茶。”
衆人見薛一給她紅山茶,讓她送給對面的男生,紛紛大笑,起哄說,去啊,快去啊!
“你們別這樣,快幫我想辦法,怎麽才能唱回去啊,快點!”阿黛華剁了剁腳。
衆人越發覺得好玩,山那邊男生起哄地朝天嚎了兩嗓子,隐約有人說,不行了不行了,丹柳寨的姑娘唱不了了,全都嫁過來吧。
“快想辦法啊,不能讓我們寨子丢了面子。”阿黛華是真的急了,但急也沒用,衆人也沒法,突然一聲清脆動聽的嗓音從人群中間傳來,聲音嘹亮,調門極高,一下子就把衆人鎮住了。
唱的是:“古有錦書今有信,哪有山水請人看。阿哥若是真有意,還請搬山引水來。”
歌聲未落,無論是山這邊的苗族姑娘,還是山那邊的苗族小夥,無不鼓掌嘆服。
阿黛華問那小夥子從哪來,家裏有幾口人幾畝地,那小夥子故意不說,說我來的地方七重山七重水,你要是想看,便随我去,我們可以看到海枯石爛,天地全無。
阿黛華再怎麽說都是個未出閣的姑娘,不好意思答。
後來的這個姑娘卻說,以前的人們傳達情意用的錦書,現在用的書信,哪有山水不動請人去看的?你要是真的有心,那就把山搬來,把水引來啊!
可誰能把山搬來把水引來啊!這不是自己承認自己沒誠意了嗎?
“這還擊的,好機智。”薛一不由自主道,看向聲音來處。
人群中走出一個穿戴着滿身銀飾的苗族姑娘,銀冠巍峨,眉目如黛,粉面朱唇,身姿蹁跹,步履搖曳,伴随着叮鈴銀飾相擊聲,像從天上走下來的仙女,不似在人間。
只聽她一首又一首,将山對面的苗族小夥唱得啞口無言,無地自容。
觀衆雖然聽不懂她唱的什麽,但感覺好厲害的樣子,就是……屏幕好久沒移動過了,一直對着這個苗族姑娘。
[主播,主播,你還在嗎?麻煩移一下鏡頭,我要看山對面男孩子們慘敗的樣子。]
薛一:“你們說啥,我看不見!”
作者有話要說: 注:此段歌詞改編自:石遠智. 苗族情歌淺析[J]. 民族論壇, 1989(1):80-81.
原歌詞為:哪裏冒出來的泉水,哪裏來的情阿哥,別人你也告訴了,請你說說給我聽.....
第二章 的“小小春茶花,長在山澗邊,砍了能生火,摘了能送人,阿妹知不知,春風又一年?”也改編自此,原歌詞為:小小木葉樹,長在河溝旁,砍起來生火,拾起來煮飯,妹先吃一口,哥也吃一口,心裏暖洋洋,蝴蝶雙雙都成對,阿哥阿妹結成雙。
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