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好像很有道理
林懷義帶了鐮刀過來後,在林福兒的指揮下,和蘇桃花開始收割河道邊的河灘草,那種類似于蘆葦樣的草,枝葉飽滿水分很足,一根根足有一米多高,林懷義一鐮刀下去,都能割半捆。
爹娘割草,林福兒繼續挑石子兒。
林祿兒被姐姐一句“乖乖聽話,就給買糖吃”哄的再也不搗亂了,小家夥像模像樣的撅着小屁股,在河灘上找石子兒。
一家人的古怪舉動,惹的好些路經河邊的村裏人停下來打趣。
林懷義和蘇桃花認定了這是神仙教的不傳秘法,有人問,就光顧着呵呵笑,也不多話。
林福兒忙着挑揀石頭,也顧不得解釋,林祿兒不會說話,直接被忽略。
一家人吭哧吭哧直忙到晌午,林福兒瞧着桶裏大大小小的石子兒已經差不多,爹娘割下來的草也已經足夠,這才喊停,坐在河邊,就着河裏的水,啃起早起準備的幹馍馍。
或許是餓急了,看着爹娘妹妹吃的香甜,林福兒竟也多吃了幾口。
吃完東西,林福兒又指揮林懷義去借牛車,泰安村百姓的基本生活水準都還不錯,像耕牛這種種田能手,十戶有三戶家裏有,林懷義本想厚着臉皮再找林三叔,半道上碰上帥大寶的爹,聽說林懷義要用牛車,便大大方方的将自家牛車給套出來了。
林懷義又感激又歡喜的套着牛,将一上午割的草,一捆一捆的裝上車,裝的滿滿當當,來來回回足拉了四車,才将一上午割的草全部拉上西崖頭。
由于西崖頭那片地,位置險要,牛車進不去,只能将草放在外頭。
做完準備,林福兒站在地頭,指揮着自家爹娘,把握好間隔,犁溝下種,泡過水的種子濕乎乎的,林懷義兩口子生怕傷了種子影響發芽,下種的時候格外小心。
看着泡開了的種子,蘇桃花眼眸微亮,她似乎想到了什麽。
不過由于這個法子是林福兒、得神仙指導過的,雖然蘇桃花心裏有些猜測,卻不敢妄加評論,只是手底下的活兒越發仔細慎重起來。
“福兒,這裏為啥要留個空行?”種子下的淺,行道犁的寬,就連播種的量也大大減少,林懷義跟着大哥種了二十年莊稼,今兒這些做法,與之前都不同,想着這是神仙教的法子,就生生壓下的心中的疑惑。
可是為啥每隔小兩米都要留半尺寬的空行?
Advertisement
空行裏明明還能播幾行種子的,林懷義看着可惜,沒忍住問了出來。
林福兒笑眯眯的說:“神仙爺爺教的,我也不知道呀!”不留空,怎麽來來回回的進來搭理?
一句神仙爺爺,把林懷義的疑惑全給堵了回去,神仙說的能有錯?絕對沒錯啊!
等種完一個來回,林福兒就指揮着自家爹,去扛割回來的草。
“爹,像這樣,把這些草都蓋在播過種的地方。”林福兒自己上手,不過五歲的小丫頭,做起活兒來,手腳還挺麻利,林福兒心中默默吐槽,這具身體的原主人,果然是從小被剝削慣了的啊!
唉!可惜了,好好的孩子,就那麽沒了。
林懷義驚訝的看着女兒,張口就道:“福兒,這樣不行,會壓到……”話到一半,突然想到這些都是神仙教的,生怕得罪了神仙,林懷義生生止住話頭,緊緊抿着嘴。
林福兒見自家爹如此,笑着解釋:“爹,這塊地太幹了,這些草上水汽重,蓋在地上,能保些水汽,幫種子出苗。”這個,是前世林福兒在外祖家,見外婆搭理菜地時看到的。不過那時候,蓋的是塑料薄膜,等到出苗,再剪破塑料薄膜就好。
林福兒也不知道這年頭有沒有塑料,就算有,也不是他們這等窮人用的起的,不過想起河灘上的水草,她覺得有用,便讓爹娘割了好多。
其實說實話,林福兒也不知道這樣做,能有多少效果。
但就西崖頭這片地裏,踩兩腳就能灰土滿天飛的幹燥程度,種子下到地裏,想要靠地底下透上來的那點兒濕氣發芽,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搞不好,還沒發芽就被田鼠挖去當過冬糧了。
“就你話多,咱聽福兒的。”蘇桃花一聽林福兒的話,立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頓時心中歡喜,瞪了自家男人一眼,生怕開罪了神仙,立馬表明态度。
“哦哦!”林懷義是個老實人,卻并不笨,雖然女兒的話聽着有些玄乎,可細想起來,好像确實會有效果。
有了先頭的經驗,後頭再播種,就快速多了。
一家人直忙到天色抹黑,竟然真的将三畝多地給種完了。
看着莊稼田裏鋪滿了綠油油的河灘草,林懷義滿臉歡喜,就跟見到了滿田野青幽幽的莊稼似的。
“爹,娘,晚上地裏會返潮,有這些草在,地裏的潮氣不會那麽快揮發,而河灘草上的水汽,有大部分也會落到地裏,加上被水泡過的種子,肯定很快就能出苗的。”林福兒信心滿滿的說道。
林懷義聽了有些恍然大悟,心中十分佩服,果然是神仙,什麽都懂。
兩口子收拾好種地的工具,帶着兩個女兒,小心翼翼的走出臨崖窄道後,林懷義回頭再看看西崖頭的天,有些感慨的說道:“福兒,往前爹跟你大伯種地的時候,種子不會播這麽淺,也不敢播這麽少的。”
往常播種,總是要将出不了苗的部分考慮在內,往往播下去的種子,出苗率不足一半,而且為了苗子根紮的穩、長的結實,下種的時候,也不會下這麽淺。
“爹,咱種的是冬麥,麥苗就是成熟了才多大點兒秧子?種子下的深了,就算發芽等穿過厚厚的土層,也錯過最佳出苗時間了。”林福兒一本正經的說道,其實她也是個半吊子,只是為了讓爹娘多點信心,林福兒才如此肯定。
話說回來,就那多半袋的種子,按照林懷義的下種量,根本就不夠種三畝地。
既然不夠,何不勻開了種?種稀松點,到時候出苗了,各有一點地盤,長起來也快啊!